一、核心定位
国家战略支撑:聚焦制造业核心基础领域(如工业“六基”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承担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难题(如高端芯片、精密仪器)的使命。
梯度最高层级:需通过三级培育路径: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有效期为3年。
专业化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70%,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占率全国前3名或省内前10%(如高铁轴承、光刻机镜头)。
精细化
建立ISO9001等国际管理体系,产品良品率≥行业均值10%,主导制定行业/国家标准≥1项。
特色化
拥有独有技术(如非遗工艺转化)、独特配方或稀缺资质(如军工认证),形成差异化壁垒。
新颖化
研发投入占比≥3%,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1000万元,拥有发明专利≥2项或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