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税务风险点及排查要点
1. 存货与资产处置
◦ 账实不符:账面存货大于实物时,需补缴增值税(视同销售)及企业所得税(清算所得)。
示例:账面10万元存货实际已销售未开票,需按市场价12万元补税(税率13%则增值税为12万×13%=1.56万)。
◦ 资产损失:毁损存货需转出进项税(如113万元存货毁损,转出进项税113万/1.13×13%=13万)。
2. 往来款项清理
◦ 股东借款:未归还的股东借款视为分红,按20%税率补缴个税(如100万元借款需补税20万元)。
◦ 应收账款:未满3年的坏账不得税前扣除,建议延迟注销或通过司法程序确认损失。
3. 留抵税额与发票管理
◦ 增值税留抵:注销后未退留抵税额作废,可通过真实交易转移至下游企业(需避免虚开)。
◦ 发票缴销:未缴销发票或税控设备将导致注销受阻。
4. 历史欠税与申报
◦ 印花税:补缴购销合同、实收资本等印花税(小税种但必查)。
◦ 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需完成清算。
5. 社保与关联事项
◦ 社保欠费:需清缴社保欠款并注销社保登记。
◦ 海关/出口退税:结清出口退(免)税款及海关注销手续。
二、提前消除风险的步骤
1. 自查与补正
◦ 核对存货、固定资产、往来款项的账实一致性,留存损失证明(如报损单、照片等)。
◦ 清理股东/员工借款,避免被认定为分红或工资收入。
2. 结清税务事项
◦ 完成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清算所得=资产变现价值-计税基础-清算费用)。
◦ 缴销发票、税控设备,办结出口退税等专项业务。
3. 利用容缺办理
◦ 纳税信用A/B级企业可“承诺制”容缺办理,资料不全时承诺后即时获清税证明。
◦ 简易注销条件:未经营、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可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
4. 电子税务局预检
◦ 通过系统查询未申报、欠税、未验旧发票等事项,逐一处理。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被吊销营业执照后需15日内办理税务注销。
• 资料留存:清算报告、股东决议等文件需归档备查。
• 违规后果:虚假注销将面临补税、罚款及信用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