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提到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实现知识产权“两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将提高质量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主旋律和硬任务。并指出要“强化行业治理”、“引导代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避免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
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品源知识产权作为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信赖意味着责任”的价值观,脚踏实地地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专业、全面、成体系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本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决策部署,对标落地品源,转化为坚持高质量导向、精准服务创新主体的行动方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以质量为舟 以专业为楫
一、以质量管控筑牢发展“生命线”
专利代理机构作为整个专利工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审查,是保障专利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会议中,申长雨局长明确指出“引导代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避免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些现象。”
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是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低价竞争看似能短期获客,实则透支行业信任,最终损害行业生态和创新主体的核心利益。品源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存之本,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客户需求分析阶段的“技术画像”,到撰写环节的“三级质检”(撰写人自检、组长复核、公司抽检),再到授权后的“价值复盘”,每个环节都以“经得起审查、扛得住挑战”为标准。我们拒绝“为专利而专利”的功利心态,坚持“无价值不申请”,通过常态化技术沟通机制,帮助客户精准识别真正具备技术突破和市场前景的创新点,从源头杜绝低质申请。
二、以人才培养锻造专业“硬实力”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二十余年来,品源始终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构建了“传帮带+实战练”的培养体系:新入职专利代理人需经过近一个月“新人培训营”的基础培训,再到部门专业培训和资深导师“一对一”带教;构建进阶式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国际化、诉讼型等高端人才培养。
目前,除了基础的代理服务团队外,品源还有专业的团队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咨询业务和知识产权诉讼业务。经过长足的发展,品源管理咨询团队已经有三十余位经验丰富的专利分析师,其中硕士学历占比80%以上,包括副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骨干人才、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等专业人才。品源管理咨询团队站在企业市场、经营管理的角度,以专利数据加工为基础,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分析、侵权分析、专利预警咨询和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高端信息服务,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自2009年成立以来,品源专利诉讼团队招揽了多名专利无效、诉讼专业人才。目前,品源专利无效诉讼团队近30人,成功代理专利各类案例近千件,近两年的无效、诉讼胜诉率达到80%。
三、以客户为中心做创新“同行者”
知识产权服务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为客户创造的实际效益中。品源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创新主体需求,与时俱进,建立全价值链的专利布局理念,从单一的文件撰写向“全周期服务”升级,持续关注专利转化运用实效,有效利用专利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精准推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聚合,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我们深知,只有真正融入客户的创新链,才能将“专利纸”转化为“竞争盾”。
四、与行业协同构建生态“清朗天”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品源积极响应行业自律号召,组织全员学习《专利代理禁止性从业行为清单》,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坚决抵制低质低价竞争;同时,我们还积极深化与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动,在标准与专利融合、专利导航等领域分享经验,助力构建健康的行业生态。
同时,我们通过组织“知识产权服务进企业”等主题讲座,向创新主体普及“质量优先”理念,为客户建立“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们深知:只有客户从“要数量”转向“要质量”,代理机构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整个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内卷,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循环。
申长雨局长的讲话,为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站在新的起点,品源将以申长雨局长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做好质量的“守门人”、专业的“导航者”、生态的“维护者”,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在知识产权强国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品源的答卷。